白蟻的生活習性
1、群體性的巢居生活
白蟻是以群體進行巢居式生活的昆蟲,整個群體又分成不同的個體群,實施有組織有分工地活動,單個白蟻是不能離開群體而單獨生活的。整個群體中分為蟻王、蟻后、工蟻、兵蟻等品級。一個白蟻巢中的個體數,可以從數百頭到幾百萬頭。
蟻巢既是蟻王、蟻后居住處,是整個蟻群的組織指揮中心,也是保護蟻群免受外敵的侵害及抵御不良環境條件威脅的庇護所。
白蟻的棲居一般分為木棲性、土木棲性、土棲性等3種形式,其中木棲性的蟻巢是筑在干的木材或樹的枝干中,如截頭堆砂白蟻和鏟頭堆砂白蟻。土木棲的蟻巢是筑在木材、活樹、土壤中,如臺灣乳白蟻、黃胸散白蟻和黑胸散白蟻。土棲性的蟻巢是以土建巢,一般是靠近樹木的根部,或埋于土中,也可以完全不靠近樹木,直接在土中筑巢,如黑翅土白蟻、黃翅大白蟻,這類土中巢,大部分都在地下0.8-3.0米深在泥土中。也有些蟻巢隆突于地表上,形成大小不同的土堆,有的可高達3米。
2、食性
大部分的白蟻都是以取食木質纖維為生,不同種類白蟻獲取食物也有所區別。如木棲性的截頭堆砂白蟻和鏟頭堆砂白蟻是以干的木材為食。土木棲性的臺灣乳白蟻、黃胸散白蟻和黑胸散白蟻可取食各種死或活的植物體,還可以蛀蝕動物的制品、塑料、各種纖維制品、高分子材料等。土棲性的黃翅大白蟻、黑翅土白蟻,主要取食死的植物殘體,也可以取食一些活的植物。
在白蟻群體中,工蟻取食后將已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液體,從口吐出或從腸管末端排出喂給不能取食的幼蟻、兵蟻、蟻王和蟻后。同時工蟻還會對兵蟻、或工蟻相互之間進行清潔舔刷,各個個體相遇時常用觸角、足、口器的附肢觸摸對方的肢體,這些習性為我們用胃毒藥劑防治白蟻是一個有利的因素。
3、活動
白蟻的活動比較隱蔽,工蟻和兵蟻無眼或退化,活動時畏光,尋食時先筑蟻路作掩蔽,防止天敵的侵害和減少體表水分的蒸發。但有翅繁殖蟻的復眼發光,有趨光性,分飛時有趨向光飛翔的習性。白蟻的工蟻一般在巢周圍幾十米處覓食,有的也可離巢近百米尋食。
白蟻生長發育的最適氣溫是25-30℃,一般16℃以上白蟻可以正常活動,37℃以上活動和生長受到影響。在長江流域夏、秋兩季活動正常,春季清明之后日趨正常,秋末冬初白露以后逐漸回巢越冬。但在廣東冬季氣溫高于16℃以上仍可正常活動。
分飛是白蟻擴散繁殖的主要途徑。在巢中生長發育成熟的有翅繁殖蟻,氣候條件適宜時會集體飛離原來的蟻巢,脫翅配對,尋找適宜的場所建立新的白蟻巢群,這種現象稱為分飛。分飛是一年中整個白蟻群體最活躍的時期,也是白蟻在環境中暴露和防治的最好時機。在廣東一般3-6月份是白蟻分飛適宜時期。
4、繁殖
白蟻群體的個體可分為生殖型和非生殖型兩大類。生殖型白蟻分為原始蟻王、蟻后和短翅、無翅補充型蟻王、蟻后。非生殖型的白蟻分為兵蟻和工蟻品級,其中兵蟻主要職能是保衛蟻巢的白蟻,防御外敵。工蟻的職能是修筑、修路、喂飼幼蟻、蟻王、蟻后、兵蟻,尋食等。
白蟻分飛建立新巢群約一周后,即可產卵,最先產的卵大部分或全部孵化為工蟻,隨著工蟻數的增多,蟻巢的環境、營養、年齡等條件的影響,然后逐漸出現兵蟻、有翅繁殖蟻、補充繁殖蟻等品級,其中兵蟻比例一般在16%以下。蟻巢從小到大,白蟻的數量由少到多,一個成熟的臺灣乳白蟻巢中會有幾十萬頭到一百多萬頭。白蟻巢中如果出現有翅繁殖蟻表明該蟻巢已經成熟。從新建巢到成齡巢的時間,因種類和生態環境而異,一般需7-9年。
以上方案由廣州康雅專業殺蟲滅鼠公司提供,版權歸屬廣州康雅殺蟲滅鼠公司所有,未經同意請勿轉載!
同類文章排行
- 開學季,學校幼兒園全面消毒
- 華南創新園更換鼠餌屋
- 悶熱夜晚當心蛇出沒
- 沐足店蟑螂情況檢查
- 居家必備--滅蟑盒子
- 物流園貨物消毒處理
- 康雅殺蟲人員試用新款滅蚊機器
- 知識城大廈餐廳老鼠困擾解決了
- 石崗村綠化樹木全面滅白蟻
- 廣州康雅殺蟲公司專注滅鼠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