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國小蠊及其特點
德國小蠊俗稱油婆子。它的生活史周期在6種蟑螂中最短,適應性最強,分布最廣,在我國甚至全世界,都是重要的家棲衛生害蟲。
1、辨認特征
德國小蠊是室內蟑螂中體型最小的一種,體長10-15毫米,呈茶褐色,雌蟲色略深,成蟲和若蟲前胸背板都有2條平行的黑褐色縱條。翅發達,雌蟲的伸近腹端,雌蟲的超過腹端。
若蟲黑褐色,背部中央有一淡色帶紋。
2、地理公布
德國小蠊遍布全世界以及我國各省(區)。它在黑龍江、內蒙古、新疆等地為優勢種,也是其他地區醫院、賓館、飯店等和火車、船舶上的常見種。
3、生活史
雌雄蟲通常接近同時成熟,在成蟲期的第7-10天中交配。雄蟲一生可多次交配,但雌蟲只一次。雌蟲在交配后2-3天就能產出卵鞘。卵鞘7-9毫米長,略中彎形,較其他種類的為細。
德國小蠊生活史的一般數據,包括雌蟲一生產卵鞘數、卵鞘內卵數、卵期天數、若蟲蛻皮次數、若蟲期天數、成蟲壽命及生活史周期。但是這些數據,可因環境條件而有較大變化,例如若蟲期在不良條件下可長達125天。在6種常見蟑螂中,德國小蠊產卵鞘數最多,最多為8個,但每個卵期含卵數最多,平均35個。
影響生活史最大的環境因素是溫度和食物。例如在19℃,若蟲期可長達147多天,而在31℃,只需41.7天。溫度也影響卵的孵化率。
4、生態習性
德國小蠊需要溫暖、水分和食物。在住宅。它以侵害廚房和浴室為主,也見于飯館、機關食堂、食品加工廠及船舶等等。
它以各種有機物為食,尤喜發酵的甜味食品。這種蟑螂,特別是帶鞘的雌蟲和若蟲,對水的需求尤較食物為迫切。如有水源,就是沒有食物,成蟲一般能存活1月有余,但若蟲只能存活10天左右,如缺水,也無食物,則成蟲在2周內死亡,若蟲能存活的時間更短,受饑渴的個體,在白天也會從棲息場所爬出,到處覓食。因此搞好上述場所的衛生,也有利于對它們的防治。
德國小蠊由于蟲體較小,常在縫隙中棲藏,尤其是木質家具的縫隙和角落,更是它們經常棲藏場所。這是因為木質材料的保溫和保濕性能較好。但是在大賓館的廚房中,木質家具已少見,它們也可侵入金屬櫥柜、瓷磚縫內棲息。
德國小蠊是較奶寒冷的蟑螂。它的成蟲和高齡期若蟲也偶見于室外,可在室外垃圾中生活。
這種蟑螂由于生活史短和適應性特強,以及由母蟲攜帶卵鞘內的卵,胚胎發育受到較好的保護,孵化率高,所以,它們的繁殖率很高,居常見6種蟑螂之首,因此,它是城鎮蟑螂中最難防治的一種。
以上方案由廣州康雅專業殺蟲滅鼠公司提供,版權歸屬廣州康雅殺蟲滅鼠公司所有,未經同意請勿轉載!
同類文章排行
- 開學季,學校幼兒園全面消毒
- 華南創新園更換鼠餌屋
- 悶熱夜晚當心蛇出沒
- 沐足店蟑螂情況檢查
- 居家必備--滅蟑盒子
- 物流園貨物消毒處理
- 康雅殺蟲人員試用新款滅蚊機器
- 知識城大廈餐廳老鼠困擾解決了
- 石崗村綠化樹木全面滅白蟻
- 廣州康雅殺蟲公司專注滅鼠服務